這本應運而生的《恐懼》承載了許多在地及海外的文化人、藝術家對香港當前社會最直接、最生動的反饋,期待著和讀者一起凝視恐懼,去思考甚至轉化恐懼。它如今已是普遍的社會情緒,也有可能轉變為一種有助於追求真相的社會批判,幫助我們反思、重建抗爭主體,並為藝術創作打開寬廣的審美空間。思考恐懼,不僅為抵禦內心的嚴寒,最終都是為了繼續追求真相、堅守藝術創造的權力!
目錄
1 編者話
驅馳
7 對談 李智良 x 朗天 x 黃沐恩 x 何潔泓 x 鄧小樺
五人談:在後真相時代,從恐懼望見真我
創作
39 崑南 生死無差別
49 梁莉姿 新城市
論述
61 駱穎佳 恐懼唯物論
視覺藝術
73 陳翊朗
散策
創作
85 陳滅 咖啡曲
91 王証恒 鼻敏感
113 阿楞 跳梯田的海獅
鈎沉
133 陳國球 「梁文星」與「林以亮」:釋名與編劇
評論
143 須文蔚 一場對抗遺忘的文學史抗爭
151 彭依仁 僭政/暴政與現代性
學術
159 張歷君 文本互涉與相關律名學: 論克里斯蒂娃對張東蓀知識論的接受
177 鄭中邦 香港文化中的視差視野:葉靈鳳掌故和董啟章《地圖集》的互文性
207 更正啟示
208 徵稿簡則
這本營運而生的《恐懼》承載了許多在地及海外的文化人、藝術家對香港當前社會最直接、最生動的反饋,期待著和讀者一起凝視恐懼,去思考甚至轉化恐懼。它如今已是普遍的社會情緒,也有可能轉變為一種有助於追求真相的社會批判,幫助我們反思、重建抗爭主體,並為藝術創作打開寬廣的審美空間。思考恐懼,不僅為抵禦內心的嚴寒,最終都是為了繼續追求真相、堅守藝術創造的權力!
目錄
1 編者話
驅馳
7 對談 李智良 x 朗天 x 黃沐恩 x 何潔泓 x 鄧小樺
五人談:在後真相時代,從恐懼望見真我
創作
39 崑南 生死無差別
49 梁莉姿 新城市
論述
61 駱穎佳 恐懼唯物論
視覺藝術
73 陳翊朗
散策
創作
85 陳滅 咖啡曲
91 王証恒 鼻敏感
113 阿楞 跳梯田的海獅
鈎沉
133 陳國球 「梁文星」與「林以亮」:釋名與編劇
評論
143 須文蔚 一場對抗遺忘的文學史抗爭
151 彭依仁 僭政/暴政與現代性
目錄
1 編者話
驅馳
7 對談 李智良 x 朗天 x 黃沐恩 x 何潔泓 x 鄧小樺
五人談:在後真相時代,從恐懼望見真我